本年度调研的结果显示,美国企业在总体上仍对中国市场保持长期信心。
7月1日,美中经济安全审查委员会(USCC)发布了《2000-2017美国跨国公司在中国活动报告》,分析了美国跨国公司2000年至2017年间在中国的业务活动在就业、科研和价值链地位等方面对中国的影响。
世界银行通过统计数据盘点了新冠疫情给经济和社会带来的种种影响。但这不过是冰山一角……
高盛发布的美国“重启”程度周度报告(2020.5.27-2020.6.3)显示,截至6月3日的一周该指数为“1”,与上周持平。
截至5月份,全球制造业PMI连续第四个月下滑。
截至5月27日的一周,高盛用来测量美国复苏程度的“重启指数”为1。这意味着美国复苏进程仍处于起步阶段。
疫情对低收入劳动者的不利影响最为严重,在这部分人中将有高达42%的人面临被裁员的风险,而高收入劳动者中预计只有7%的人将有可能失去工作。
在短期抑制情景(3个月)下,全球经济损失可至5.8万亿美元(占全球GDP6.4%);在长期抑制情景(6个月)下,损失将达到8.8万亿美元(占全球GDP9.7%)。
布鲁金斯学会的Louise Sheiner和Kadija Yilla认为,经济很可能会以U形或耐克形复苏。
与欧洲发达经济体相比,新兴欧洲经济体的服务业岗位更多地集中在中小微企业,也更易受疫情冲击。
世界贸易组织(WTO)在近日发布的最新《贸易数据与展望》中指出,由于新冠病毒大流行,2020年世界商品贸易量可能会暴跌13%-32%。